今天正月十五是我國傳統節日-元宵節,捷仕特攜全體員工祝福大家元宵節快樂!下面來跟小編一起了解下關于元宵節的來歷和習俗吧。
元宵節來歷傳說一宵節是漢文帝時為紀念“平呂”而設。
相傳呂后一系在呂后死后害怕大全旁落,密謀叛亂,宗室齊王劉囊聯合開國老臣周勃一起平定了“諸呂之亂”。
平亂之后,眾臣擁立劉邦的第二個兒子劉恒登基,稱漢文帝。
文帝深感太平盛世來之不易,便把平息“諸呂之亂”的正月十五,定為與民同樂日,京城里家家張燈結彩,以示慶祝。
從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個普天同慶的民間節日–“鬧元宵”。
元宵節來歷傳說二元宵節又稱“上元節”,是人們慶祝一年中第一次的月圓之夜。
據道教的“三元說”,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十月十五日為下元節。
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別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樂,故上元節要燃燈。
元宵燃燈放煙火的習俗就是從這個說法來的。
元宵節來歷傳說三元宵節起源于“火把節”,漢代民眾在鄉間田野持火把驅趕蟲獸,希望減輕蟲害,祈禱獲得好收成。
直到今天,中國西南一些地區的人們還在正月十五用蘆柴或樹枝做成火把,成群結隊高舉火把在田頭或曬谷場跳舞。
隋、唐、宋以來,更是盛極一時。
參加歌舞者足達數萬,從昏達旦,至晦而罷。
當隨著社會和時代的變遷,元宵節的風俗習慣早已有了較大的變化,但至今仍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火把也逐漸變為了彩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