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克萊恩公司預測,全球金屬加工液市場預計每年將以2.3%的速度增長,2012年為220萬噸,到2017年將達到250萬噸。
克萊恩(Kine)咨詢機構能源部經理米林德·斐德克在最近的一次網絡研討會說總體而言,到2017年亞太地區金屬加工液市場仍將是全球增長最快的,預計年增長率達到3%。
克萊恩預測,至2017年美洲市場的年增長率超過2.3%,歐洲市場年增長率應該會超過1.5%。
斐德克在網絡研討會上主題為“全球金屬加工液市場分析與機會”的討論中提到,2012年亞洲市場仍以42%的需求在全球金屬加工液市場獨領風騷,其次是美洲市場占31%,歐洲占27%。
克萊恩研究發現,全球金屬加工液市場的構成分別為金屬切削液或冷卻劑占49%,其次是金屬成型加工油占30%、防護劑占12%,處理液占9%。
其研究主要集中在美洲(美國,加拿大,巴西和墨西哥),亞洲和歐洲。
2012年美洲的金屬加工液消耗總量為68.2萬噸。
斐德克表示“在整個美洲地區,美國金屬加工液市場占主導地位,其消耗量占了地區總量的80%。
加拿大市場約占了美洲市場的10%,其次是巴西和墨西哥,各占該地區總量的7%至8%左右。
”他提出“雖然速度比不上亞洲,但是美國國內制造業的復興,加上墨西哥和巴西經濟的增長將使美洲地區成為快速增長的市場之一。
”亞洲市場遙遙領先,2012年該地區金屬加工液消耗總量達到了95萬噸。
斐德克說“該地區的主要市場是中國、日本、印度和韓國。
位居前兩位的中國和日本,約占了該地區總消費量的三分之二。
印度和韓國市場的金屬加工液消費量也相當大,而且他們呈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
”2012年,歐洲地區的金屬加工液消耗總量不到60萬噸。
五月下旬斐德克說道“歐洲地區的主要市場包括俄羅斯、德國、法國、意大利和英國。
這五大市場占了該地區總消費量的四分之三左右。
就歐洲市場來說,消費量的增長主要源于經濟復蘇,目前我們看到受到經濟衰退嚴重影響的英國、俄羅斯、西班牙、意大利和波蘭等國家經濟都正在慢慢回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