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壓系統的維護也很重要,而且直接與液壓油的維護有關。
如果系統本身運行緩慢,則對液壓油的所有過濾和分析沒有任何意義和價值。
10項檢查法— 負責液壓系統維護的潤滑技術員或操作工應至少進行10項檢查,并將其作為液壓系統每周定期“快速瀏覽”的一部分。
1. 檢查流體液位。
通過便攜式過濾器(若有)加油(若需要)。
禁止混用油!應使用和系統中正在使用的同一種品牌和粘度等級的油品。
2. 檢查呼吸閥蓋、呼吸閥過濾器和注入濾網—禁止在濾網上打孔以免加油過快。
3. 檢查過濾器指示器和/或壓差表。
4. 目測所有系統軟管、管道、管道接頭是否有泄漏和磨損。
液壓流體泄漏是工業系統的一個共性問題。
過多泄漏會造成環境和安全危害,增加廢物流和油消耗量,而且,如果忽視這個問題的會導致系統負荷降低和系統過熱。
5. 通過內置溫度計或手持紅外檢測儀,檢查系統溫度。
大多數系統的正常溫度范圍是110-140°F。
如果溫度過高,應檢查冷卻器運行和減壓閥設定值。
6. 目測油槽內側是否存在曝氣(用手電筒精注入孔檢查)。
曝氣指當油進入泵時離散氣泡隨油進入油槽的情況。
油槽中出現曝氣可見跡象通常是起泡和/或小漩渦將少量空氣吸入過濾器。
曝氣的原因包括:低流體液位;空氣進入吸入管線;低流體溫度;流體太粘以至于無法釋放空氣或者保持泵吸入;或者軸密封故障。
當懷疑吸入管線有空氣泄漏時,通常用油蓋住這些點,通過泵噪音的明顯變化,準確地找到泄漏點。
正在吞氣的泵發出的聲音與漱口聲音相似。
7. 傾聽泵的氣蝕現象。
氣蝕比曝氣稍微復雜一些,但二者鮮有相似之處。
在泵入口瞬時降壓期間,空氣從液壓油中釋放出來并在排出時內爆到金屬表面上,此時,氣蝕發生。
這些內爆對泵的表面極具破壞性。
一臺正在發生氣蝕的泵將發出刺耳的嘎嘎聲或尖叫聲。
氣蝕的原因與曝氣的原因相同,不包括吸入側空氣泄漏。
如何分辨曝氣和氣蝕?一個方法是在吸入側安裝一臺真空計,確保壓力等于或大于泵制造商規定值。
油槽中發泡通常是曝氣的跡象。
8. 采樣檢查流體顏色,污染和異味跡象。
注意,外觀檢查僅限于檢測過度污染的跡象。
9. 用一臺紅外線溫度計掃描電動伺服閥。
閥門和電磁閥高溫(超過150°F)通常表示閥門被粘住。
10. 用一臺紅外線溫度計掃描電機外殼局部熱點和轉子軸承溫度。